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昨天继续召开,会议听取《关于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介绍,目前,全市千人口托位数1.33个,距离“十四五”规划提出的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4.5个的目标还有7万-8万个缺口。2020年本市托育机构平均月收费超过7000元。本市将研究出台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相关政策,扩大幼儿园托班规模,满足2-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还将推动单位办托,加强社区办托等。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市托育服务供给情况如何?《报告》给出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7月,全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627家,托位总数29171个,在托婴幼儿10327人,全市千人口托位数1.33个,托位使用率35.4%。截至2022年9月,全市有93所幼儿园182个托班招生,幼儿园托班学位增加到3000个,20所学生人数超过3000人的小学为教职工子女举办了托班。2020年本市托育机构平均月收费超过7000元,价格较高,运营成本中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占比达80.9%。
《报告》介绍,本市将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4.5个和普惠托位占比60%等核心指标纳入《“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并对千人口4.5托位目标逐年进行分解。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鼓励利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腾退的空间、低效土地或闲置土地等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予以保障。
尽管有相关政策和措施,《报告》指出,托育服务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千人口托位数1.33个,低于2021年底全国千人口托位数2.03个的平均水平,距离“十四五”规划提出的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4.5个的目标还有7万-8万个缺口。
如何尽快“补短板”?《报告》列出实招,本市将从三方面入手,加大普惠服务供给:扩大幼儿园托班规模。在充分满足学前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加大统筹力度,研究出台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相关政策,扩大幼儿园托班规模,满足2-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2023年将进一步扩大幼儿园托班试点规模。同时,推动单位办托。明确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所需资金可按规定从工会经费、福利费中列支。卫健、发改、财政、总工会等部门拟通过财政补贴、工会经费补助等方式,试点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此外,加强社区办托。将托育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有条件的增设托育服务专区,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开展托育服务。
今年以来本市受理 3960万件民意诉求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听取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诉求办理成效明显,《条例》实施一年来,共受理4427万件民意诉求,其中今年以来受理3960万件,是去年全年总量(1485.8万件)的2.7倍。针对存在的热线电话难打通,接诉能力跟不上诉求量的快速增长等问题,报告建议提高接诉能力,扩展受理容量等。
据介绍,《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出台后,目前,配套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针对分类处理、精准派单、主动治理、科学考评等关键环节出台配套文件35项,细化派单目录2395项,制定接诉即办公开工作试行办法,印发深入推进治理类街乡镇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修订完善考评办法。
诉求办理成效如何?数据显示:《条例》实施一年来,共受理4427万件民意诉求,其中今年以来受理3960万件,是去年全年总量(1485.8万件)的2.7倍。针对今年“每月一题”的17项专题,完善政策工具箱,出台83项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完成303项重点任务,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痛点。16区结合辖区实际,对322个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办成了近700项实事,房产证办理、预付式消费退费、老楼加装电梯等取得明显进展。
报告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接诉即办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12345热线接诉能力需要提升。热线电话难打通,接诉能力跟不上诉求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涉疫诉求量激增,进一步加大了热线的接诉压力。市民反映,热线电话往往需要反复拨打,第三方社会调查显示,12345热线“一次接通率”仅占四成。报告还提到,诉求派单还不精准,有时过度依赖关键词快速派单,不能准确把握群众诉求内容等。
针对前述问题,报告提出了相应建议。首先是提升12345热线的服务能力。提高接诉能力,加快完善热线接诉支持系统,发挥人工智能、语音引导等技术手段作用,扩展受理容量。报告还提到,应提高派单精准度,加大主动治理的工作力度。
北京市托育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