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在全国范围推广后,反馈意见呈现两极分化。推迟放学时间确实能为双职工家庭解决燃眉之急,但学校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反而会引发更多隐患。
提出课后服务的初衷,无非是想帮家长减轻带娃的压力,让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再回家,既给家长充足的接娃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放学回家后,学生就能安心休息,或者安排其他学习任务,至少不用为作业发愁。
有些学校落实效果很好,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接受兴趣培养,高年级学生可以上自习写作业,老师和学生都可以自愿参加。不过有些学校,要么服务落实不到位,要么忽视了最关键的“自愿原则”,导致学生、家长、老师怨声载道。
一乡村教师吐槽课后服务不给钱,不如取消算了
自从课后服务落地后,不少家长就发现服务质量和想象中不太一样,学生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反而更累了。家长还要额外多缴纳一笔服务费用,这对于原本就没有工作的全职家长,或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多此一举。
很多家长在网上发声,呼吁取消课后服务,让学生早点放学回家吃饭。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学生上了一下午课,到了放学时间又累又饿,却不能回家,还要在学校多待上2小时,家长也很心疼。这不是家长花钱,学生遭罪吗?
有家长开始质疑,莫不是学校为了赚服务费,才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对于这一点,一线教师很委屈。尤其是那些扣发延时服务费的地区,老师更是有苦难言。
大城市教师本身工资标准就高,绩效奖金和服务费也很多,一年下来光是课后服务就能达到数千元。相比之下,乡村教师的待遇就显得非常微薄。刚开始延时服务落地时,每位教师一个学期还能分到100多元,核算下来每个月在40多元,相当于延时1小时才1块钱。
老师拿到的服务费少就罢了,过后的连续几个学期,当地教师压根就没再收到过这笔费用。面对只有服务没有服务费的情况,老师自然有抵触情绪,再加上家长的反对,现在很多老师也对课后服务有意见,既然落实效果如此不理想,不如取消算了。
家长举双手赞同,不是所有地区都需要课后延时服务
教师工作属于事业编制,几乎没有加班费的概念,即便工作需要有加班,通常会安排串休。官方规定学生缴纳的服务费,主要用来支付教师工作时间以外的劳动所得,也能给一些想利用下班时间赚外快的老师一个提高收入的机会。
没想到现在学生、家长有负担,教师也白干了,再好的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枉然。尤其是乡村学校,更没有太大必要实行课后服务。
大城市双职工家长比较多,还有很多家庭老人留在老家生活,没办法帮忙带娃。相对来说,二三线以下城市这种尴尬的情况就少之又少,很多家长都有接娃的时间,即使父母没时间,家里也有老人帮衬,极个别情况没人帮忙接送,还可以找校外的托管班。
乡村学校盲目效仿城市里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却无法保证给教师的服务费,这对谁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要么彻底落实师生皆可自愿参加的原则,要么就干脆恢复到之前的放学时间。家长对此举双手赞同,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减负。
关注教师的工作情绪,才能为学生创建健康的学习环境
一线教师的工作幸福指数,将直接影响上课时的情绪以及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及语气。对工作现状满意的老师,会更专心于教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学生尽心尽力。
相比之下,那些因为待遇、工作压力大、评不上职称等多种原因对教育工作感到失望的老师,很容易在学生犯错、淘气的时候,把学生当成出气筒。
教育应当以理服人,不是情绪宣泄,但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发现隐患,关注教师的心理变化和工作情绪,若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不要带到教学工作中,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关爱教师就是在关爱学生。
今日话题:各位教师是如何看待课后服务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